发展前景广阔
氢能是最环保、最容易获得的能源,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动力”。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产业规划路线图中,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发展氢能产业积极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表示,目前来看,各地纷纷将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出台20多项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快速布局产业链重要环节,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业。“氢能产业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既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催生新的产业链。因此,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的热度持续不减。”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说,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产业链长,上游为基础设施建设制氢,中游为运氢、储氢、加氢站,下游为氢燃料电池的开发与制造。各地发展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是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柴茂荣表示,发展氢能的意义在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释放无碳二次能源,促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化替代油气,降低油气进口依存度优化能源终端体系,确保能源供应自主高效。”
景春梅说:“作为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氢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水平。”
发展难题也不少
总的来说,我国氢能及氢燃料电池目前已形成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但也要看到,其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强,国产化率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和材料仍较多依赖进口,生产制造核心设备尚不能自主,氢气制、储、运、用各环节成本较高,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难题。
“当前,我国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在基础材料、关键设备两方面仍然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柴茂荣说,在基础材料方面,目前市场上主流燃料电池用催化剂、质子膜及碳纸均为进口产品,国内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关键设备方面,空压机、氢回流泵等系统设备,燃料电池制造装备中涂布用的涂布头、自动化产线用的多轴机器人等关键设备也以进口为主。
景春梅表示,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尚未自主可控,部分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比如,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及碳纸等关键材料大都依赖进口关键组件制备工艺亟须提升,氢气循环泵等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核心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导致全产业链成本高企,特别是氢气制取和存储成本高昂。光伏制氢综合成本虽能控制在每立方米1.5元,但仍显著高于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3.5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制造成本达80万元,终端用氢成本达50元每千克,应用推广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商业化发展模式尚难建立。”
此外,景春梅说,虽然氢气的能源属性正在明确,但氢能产业缺乏独立、完善的支持政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多举措促发展
针对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景春梅表示,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要以健全产业链和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主线,产业政策应服务主线,并围绕双碳目标,推动其快速发展。
首先要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产业理性发展。景春梅说,要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推动地方结合自身基础条件理性布局氢能产业,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和集聚发展。同时,在安全前提下布局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全产业链重大安全风险全过程防控。
对于创新不强的问题,景春梅表示,组织科研力量攻克膜电极、双极板、碳纸、储氢设备装备、超高压压缩机等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化进程,有效降低终端用氢成本。
柴茂荣也表示,应充分利用央企平台的战略优势,联合国内有关厂家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以期打通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氢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
此外,还要积极拓展形成多元应用场景。景春梅说,要推动氢能在商用卡车、大巴车、无人机等领域持续渗透,并在铁路、航运、航空等重型应用场景实现新突破,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的绿色转型。